讓“老虎團”精神熠熠生輝
有一種工作是逢山鑿路,遇水架橋;有一種生活叫風餐露宿,沐雨櫛風;有一種精神名為“隧道攻堅老虎團”……春耕之際,萬物復蘇,近日,為持續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化作風建設,一場“正風肅紀、規范管理、重塑老虎團形象”主題教育活動在中鐵二十三局三公司三原鐵路項目拉開帷幕。
回首望,那支誕生在革命年代的光榮鐵軍傳承至今也有眾多優秀的青年同志來接棒,一座座詹天佑獎、魯班獎的背后都少不了鐵軍精神綻光芒。
鐵二代講述“老虎團”隧道攻堅的故事
有一種工作是逢山鑿路,遇水架橋;有一種生活叫風餐露宿,沐雨櫛風
項目部堅持以人為本、以文化人、以文興企,堅定不移抓作風建設,其中重溫鐵道兵的光榮事跡便是其中重要一環。
“大軍打到哪里,我們就把鐵路修到哪里……”,項目黨支部積極組織剛入職大學生開展思想教育工作,通過“鐵二代”講述鐵道兵戰士在戰爭時期的建設故事,增強青年員工的企業認同感,強化團隊凝聚力。
在黨群活動室里,一群年輕的黨員同志面對著黨旗重溫入黨誓詞,重溫那段鐵道兵鮮為人知的崢嶸歲月,75年前,他們僅憑雙手雙腳硬是把祖國的革命事業修到了最前線,將一處處斷壁殘垣修成了打不爛、炸不垮的鋼鐵運輸線,為建設保障我國革命事業勝利的鋼鐵動脈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他們從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走來,身上還殘留著抗美援朝的硝煙……”,隨著“鐵二代”的講解,大家走進了鐵道兵的日日夜夜和沒日沒夜……分享會結束后,青年同志眼神里無一不是散發著光芒,紛紛直言“今天聽聞鐵道兵的歷史和二十三團的光榮戰績,非常觸動,我們一定在鐵道兵精神的指引下,認真學習,努力工作,為祖國建設奉獻青春力量?!?/p>
有一支隊伍叫“隧道攻堅老虎團”,有一種精神名為“雙手磨出千層繭,汗水沖開萬重山”
1955年4月,鐵道兵五師二十三團的將士們在國家社會主義鐵路建設中遇到的第一座長隧道——全長1460米的鷹廈鐵路大禾山隧道施工中,提前118天勝利完成了建設任務,也正是在這條滿是花崗巖的隧道里,二十三團被中央軍委授予“隧道攻堅老虎團”稱號。之后在貴昆鐵路獅子山隧道、梅花山隧道、成昆鐵路青龍山隧道、手攀巖隧道、南疆鐵路奎先隧道……處處留下了二十三團的英名。
作為“老虎團”的一員,項目團支部在“隧道攻堅老虎團”旗幟下領略先輩的光榮歲月,在“逢山鑿路,遇水架橋”的故事里聆聽鐵道兵的錚錚誓言。在互動環節,全體員工在“正風肅紀、規范管理、重塑老虎團形象”主題教育活動條幅上簽字并鄭重承諾,要堅決擁護黨的領導,堅決繼承“老虎團”攻堅精神,做祖國復興的“趕路人”、時代之問的“趕考人”。
據悉,今年以來,該公司深入開展“正風肅紀、規范管理、重塑老虎團形象”主題教育活動,旨在強化作風建設,推動項目規范管理,重嶄“老虎團”風采,所屬各單位通過多形式主題教育活動讓“老虎團”精神入心入腦,在實踐中讓“老虎團”精神熠熠生輝。